设为首页  加入收藏 联系我们 English version  
    
公司快讯
经理人论坛
猎头手记
新伯乐杯文章
 首页 > 业内资讯 > 新伯乐杯征文大赛文章
 
共创才能“双赢”

 钟方新 吕晓良 于杰

        作者单位:烟台市人事局

 

        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。没有人才高地的支撑,任何产业高地都只能是暂时现象;没有产业高地为依托,即使再优厚的待遇,也无法产生人才集聚效应,更不会形成人才高地。
       
山东烟台市在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过程中,确立了"以产业高地建设带动人才高地发展,以人才集聚推动产业升级"的方针,将产业高地建设和人才高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,在共创中实现双赢
      
膨胀产业规模与壮大人才队伍相结合。人才是产业开发的基础,产业膨胀必须以人才为支撑;产业是人才发展的依托,人才队伍建设只有与产业发展相协调,才能相得益彰。近年来,烟台市立足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,大力发展机械、电子、食品加工、黄金等四大支柱产业,培植壮大了东岳汽车、鸿富泰工业园、张裕等一大批龙头企业,产业规模迅速膨胀,急需大量人才与之配套。为此,烟台市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,使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,并形成良性循环。加大人才刚性引进力度,实施了133引才工程和四大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工程,每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7000多人。健全人才柔性引进机制,通过成建制引进人才载体、开展人才和项目合作、聘请人才短期服务等多种形式,引进10家科研院所和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,与市外1500多名高层次人才建立了人才合作关系,每年聘请3000多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烟台市进行技术指导或讲学。
       
提升产业内涵与提高人才素质相结合。人才素质的提高,有赖于产业内涵提升的促动;产业发展进步,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。近年来,烟台市在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,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,积极健全政府引导、社会主导的人才培养机制,通过提高人才素质,推动产业内涵上层次。一是加大投入力度,将产业人才培训列入财政预算,纳入单位考核目标,并先后拿出1亿多元用于产业人才培养,启动社会资金近10亿元,培训产业人才15万多人次。二是拓展培训基地,与清华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、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等20多处大学和培训机构合作,建立了产业人才培训基地。三是灵活培训形式,启动学科(技术)带头人、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万名技术骨干培养工程,选派制造业领域优秀人才,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;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区、博士后工作站、中俄基地等载体作用,在深化与市外高层次人才、高新技术和优质项目等方面合作的同时,辐射带动本地人才素质的提高,进而推动产业发展进步。
     
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激发人才活力相结合。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杠杆,激发人才活力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,能否做到协调并进,事关产业和人才发展快慢。烟台市通过健全完善激励机制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步伐。一是评价激励。完善人才评价政策和标准,坚持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发明专利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作为评审专家、评审职称的重要依据,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优先得到重用。二是分配激励。建立并完善了人才科技创新与工资挂钩的分配办法,鼓励知识产权、创新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;允许科技人员以科研成果入股并根据效益分红。三是重奖激励。设立了杰出科技人才奖人才开发贡献奖,专门用于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成就的人才,对优秀人才进行项目资助,对高层次人才给予科研启动资金、安家费和补贴。
      
人才高地与产业高地建设的同步推进,不仅产生了良好的人才集聚效应,而且有效推动了烟台制造业高地的形成。目前,烟台市汇集各类制造业人才30.1万人,较2000年净增了11.7万人;2005年全市制造业完成销售收入1736.8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52.8%。

总机电话: 021-63865599 传 真:021-63865507
地 址: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2067号(仙霞路)仲盛金融大厦22楼
邮 编: 200336 公司邮箱:shr@sdmr.com.cn
2003-2010 Copyright ©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